1 运用全国信访信息系统 接待来访群众业务规范 根据《信访条例》、《国家信访局接待群众来访工作规则(试行 )》的规定和全国信访访信息系统的设定,我将接待群众来访的基本要求归结为七条四十二个字,即:接谈登记规范—分类办理科学—紧急信息急报—特殊人员快启—结案标准从严—综合分析到位—法律责任牢记。 一、接谈登记规范 根据全国信访信息系统的设臵,来访登记要素共有35 项,登记时要素必须齐全、不能漏项,必须准确、不可错登。具体要求如下: 1.姓名。与来访人出示证件一致。 2.住址。要询问信访人,当居住地和户籍地不一致时,要登记居住地。 3.证件类型。系统设臵了七类: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武警证、港澳台居民身份证、有效护照、户口簿。 4.证件号码。与出示证件一致。 5.出生日期。 6.性别。 7.民族。 8.从业状况。系统设臵了17 类: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 2 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工人、农民、学生、教师、医生、律师、文体人员、现役军人、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无业人员、退(离休人员)、其它。 9.政治身份。按要求填写。系统设计了五类:党代表()全国、省、地市、县市区)、人大代表(全国、省、地市、县市区)、政协委员(全国、省、地市、县市区)、民主党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致工、九三学社、台盟)、其他(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外籍人事、无国籍人士、群众)。 10.来访人数。如实填写。 11.随访人姓名。一般要全部填写,如果人数太多,可只填写参与接谈的来访群众代表。 12.群体意愿。是群体意愿的划∨。 13.集体访。当来访群众大于等于5 人时,会自动生成集体访标志。 14.来访日期。如实填写。 15.涉及人数。是指该信访事项在同一群体中涉及的直接利益关系人。 16.是否越级。是的划∨。 17.来源。信访人直接提出。 18.信访目的。按意见建议、申诉、求决、揭发控告、其他五类如实填写。 19.内容分类。内容分类第一级有18 类,第二级有110 类, 3 第三级有333 类,登记时要选择到第三级。 20.所属系统。系统设臵了61 个系统,按问题所属系统进行选择。 21.产生信访事项原因。系统设臵了参政议政、政策法规、工作原因、干部作风、信访人因素、自然灾害、涉外、其他7 类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2.问题属地。是省直部门的填到具体部门,是属地,填到具体的市(州)、县(市、区)。 23.限办时间。系统自动生成时间为3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