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一~十八)通论 (一)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 、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 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 9 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 部,再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 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5、《辞源》1915 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 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 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较大较好的语文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今音。采用《广韵》和《集韵》的反切,保留反切意在溯源,用来标志这个字的中古音。6、《辞海》1936 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 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还收录了百科性的古代词语。“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汉语大字典》偏重古今的汉字,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汉语大词典》偏重古今复音词语。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形体。分析字形结构或探讨词的本义时,一般都应参考《说文》。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的反切校定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根据214 部编,可供检索。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指出古今词义的不同。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