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工程概况、试验段场地地质条件1.工程概况广东科学中心位于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总用地面积 45.4 万m2。除绿地面积 10.35 万 m2外,场地面积约为 35.0 万 m2。场地周围是珠江及其支流,浅层土均为第四纪松散的沉积物,上层为海泥、淤泥质土。采纳动静结合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弱地基,目的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及减轻地基液化。选样有代表性的拟建停车场内面积为 1600m2的一块场地作为施工试验段,用动静结合排水固结法加固地基试验。2.施工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通过动静结合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弱地基并通过其处理后的效果进行检测、监测,评价其适宜性;并提出最优的施工工艺参数,为本场地大面积地基处理设计、施工提供依据。3.地质条件概述场地地层由上至下分为:耕植土层、海陆相(三角洲相)沉积与冲洪积土层、残积土层及白垩系下统白鹤洞组泥质粉砂岩。现分述如下:耕植土层第(1)层耕土:黄灰色,粘性土及植物根系组成,广泛分布。层厚 0.50~1.00 米。素填土,为灰黄色粉质粘土及少量碎石或砂土组成。主要分布田埂、涌(塘)边等地。海陆相沉积、冲洪积土层10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2)层淤泥、淤泥质土:灰、深灰色,以流塑为主,局部软塑状,含粉细砂,层厚 2.0~3.0 米,区内广泛分布。第(3)层粘土、粉质粘土:灰黄色、黄红色,含少量粉细砂;按其稠度可分为软塑层、可塑层、硬塑各层,以软塑、可塑为主,层厚 2.5~6.0 米,呈片状或条带状分布区内。第四层粉土:灰黄色,稍密,含多量中、细砂,层厚约 1.5 米,呈透镜体状分布。第(5)层细、中砂:以细砂为主,局部为粗砂,呈灰色、灰白、灰黄色,饱和,松散为主,局部稍密,颗粒较均匀,层厚 0.8~7.8 米,区内广泛分布。残积土层由泥质粉砂岩风化而成(第 6 层),有粉质粘土、粘土,呈褐红色,按其稠度可分为可塑层、硬塑层、坚硬各层,以硬塑、坚硬为主,含少量粉细砂;层面埋深:8.30~15.90 米,层厚:0.00~9.00米,广泛分布。基岩基岩为白垩系下统白鹤洞组泥质粉砂岩(K1b)[第(7)层],埋藏较深,呈褐红色、褐色,按岩石风化程度分为全风化(7-c)层、强风化(7-I)层、中等风化(7-M)层及微风化(7-S)层四个风化岩带。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覆盖层孔隙性潜水为主。下覆基岩属软质岩类,基岩裂隙水水量不大。1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区内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测得埋深一般在 0.5 米以内。三、场地准备1.施工总平面布置试验段施工场地,分为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