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 A 卷 1.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 ( ) A.培养专门人才 B.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 C.培养特殊专长的职能 D.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 E.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的主要成分有 (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标准 D.道德品质 E.道德行为 3.严谨治学的内涵主要包括 ( ) A.树立良好的学风 B.刻苦钻研业务 C.不断学习新知识 D.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E.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4.判断和确定教育法律的效力等级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下位法服从上位法 B.前定法优于后定法 c.特殊法优于一般法 D.特定程序法律优于一般程序法律 E.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5.试卷设计是对试卷的全局性安排,主要解决 ( ) A.试题内容分布 B.试题编制的问题 C.试卷的拼组问题 D.试题类型分布 E.试题教学目标分布 6.教学技能的熟练性表现为 ( ) A.自觉性 B.目的性 C.规范化 D.自动化 E.完善化 7.下列行为中属于品行性问题行为的有 ( ) A.不守纪律 B.欺侮同学 C.偷窃 D.考试做弊 E.说谎 8.中学共青团活动的特点是 ( ) A.鲜明性 B.灵活性 C.时代性 D.创新性 E.严肃性 9.教学方法的具体意义体现在 ( ) A.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 B.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C.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 D.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 E.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10.无论哪一类型的课都不可缺少的因素是 ( )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学习新教材 D.巩固新教材 E .布置课外作业 2005 年 B 卷 1.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 ( ) A.强制性 B.综合性 C.普遍性 D.基础性 E.特殊性 2.动机具有的功能包括 ( ) A.激活功能 B.分化功能 C.转化功能 D.强化功能 E.指向功能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是 ( ) A.社会舆论 D.同事好恶 C.领导态度 D.内心信念 E.传统习惯 4.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区别是 ( ) A.两者的制定机关和程序不同 B.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 C.两者的实施方式不同 D.两者的调整范围不同 E.两者的稳定程度不同 5.结束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 ) A.总结结束 B.直接结束 C.复述结束 D.谈话结束 E.辨析结束 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运用的主要方式有 ( ) A.课堂观察 B.自学活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