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十大科技成就 (一) D N A 编辑技术 ——基于细菌“记忆”的 D N A 编辑技术可能颠覆医学界,但也有“失控”隐忧 全身透明的实验室老鼠 ——一项对身体世界颇有启发的方法能加速生物医药研究 可调节视力的屏幕(示意图) ——自动适应使用者视力的智能手机和 iPads 屏幕 唾液燃料电池 ——唾液可能成为医疗设备的可再生能源来源 2014 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 (一)铁基超导摘得国家大奖 2014 年初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赵忠贤院士等人的“40K 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研究获颁 2013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4 年底,这一争论已经逐渐平息,而获奖成员之一的陈仙辉教授又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 OHFeSe。 (二)首颗“量子卫星”关键部件研制完成 有了量子通信,CIA 再也别想监听你啦。 量子通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 (三)意念控制瘫痪肢体 因中风导致偏瘫的董阿姨只通过“想”,就能“指挥”自己原本无法动作的肢体“听话”地完成相应动作,以后甚至能站起来行走、拿东西,直至慢慢康复。身随意动、思行合一,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借助了天津大学研制的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我们给机器人系统起名为‘神工一号’,取义‘鬼斧神工’”,6 月 1 4 日,这项让不少中风、瘫痪人士燃起独立生活希望的成果公布,标志着我国在康复医学上的重大突破。 技术人员在指导因中风偏瘫的董姓患者使用“神工一号” (四)超级稻亩产过1 吨 2014 年9 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最新成果——“Y 两优 900”湖南隆回百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 1006.1 公斤,首次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过千公斤的目标,标志着第四期超级稻研究的重大突破。 袁隆平实现了亩产过1 吨的承诺。 袁隆平院士在隆回田间察看超级稻 (五)中国批准一种转基因玉米进口 (六)揭示老年痴呆症致病蛋白结构 (七)探月再入飞行器试验成功 2 0 1 4 年1 0 月,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一周后完成绕月并成功返回地球。这次试验的“打水漂”式着陆技术并不是什么新创造,但从月球轨道以极高的速度返航,仍然充满着风险。 (八)高铁实现 100%中国制造 2 0 1 4 年,中国有着世界最长的高铁运营里程,高铁车次也首次超过铁路客运的一半。在这个航空悲剧不断的时代,我们可以设想一种更安全的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