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 (1889-1927)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 1907 年夏至 1913 年夏,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求学。1913 年底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期间,曾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卖国的斗争。1916 年 5 月回国后任北京《晨钟报》主编。1917 年 1 月又任《甲寅》日刊编辑 .在此期间 ,在《甲寅》、《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和社会进步的文章。1917年底,入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并参与编辑《新青年》,先后任北京大学评议会评议员,经济、历史等系教授。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率先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著名论文,和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积极领导了五四运动,并和以胡适为代表的改良主义作坚决斗争。 1920 年春,和陈独秀开始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 10 月,在北京创建共产党小组 ,11 月小组改称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任书记。中共一大后,成立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 ,任书记,负责领导北京和北方地区党的工作。1922 年 8 月,参加中共中央特别会议,为候补中央委员,赞成国共合作.1923 年 6 月,赴广州参加中共三大 ,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被任命为中共中央驻北京委员。会后,组建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兼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1924 年 3 月兼任委员长 (1925年 1 月中共四大后委员长改称书记)。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并负责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北京执行部的工作.同年 6月,作为中共代表团首席代表 ,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同年 11 月离苏回国。 1925 年 1 月,当选为中共四大中央委员.同年 10 月,取消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兼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建制,分别组建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 (简称北方区委) 和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 任北方区委书记。 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区委 ,积极组织和领导北方的革命运动,多方与冯玉祥国民军合作,开展推翻北京军阀政府的斗争, 组织北方人民支援北伐战争.1926 年"三一八 ”惨案发生后,遭到段祺瑞政府的通缉,遂避入苏联驻北京大使馆兵营,继续坚持斗争。1927年 4 月 6 日,奉系军阀张作霖派军警搜查苏联大使馆,李大钊等60 余人被捕,28 日在北京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