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4 页林业项目差别补助制度构思作者:李月梅彭卫红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国林业发展对生态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毋容置疑。而林业项目的弱质性和巨大的外部正效应决定了林业建设和发展与政府和公共财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林业性质与定位、 当代中国林业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国外经验来看, 对林业加大扶持、增加投入、促进发展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战略问题。但是林业项目基础条件千差万别 , 经济林和生态林项目定位不同, 国家必须对相关项目实施差别投入制度。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观点, 进行了林业项目财政投入差别制度的设计研究。一、林业项目差别财政扶持制度设计的必要性近些年来 , 随着公共财政制度的逐步建立, 我国政府在生态环境改善与建设等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是政府对林业投入尚存在很多问题。目前 , 林业投入不足已经成为我国林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的最大障碍。而随着林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需求会进一步加大, 也使得建设任务与可供资金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 有必要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 解决政府林业投入与林业实际需求不足的矛盾。但由于不同的林业项目其基础条件差别很大 , 根据林业项目的不同效益进行林业财政投入差别制度设计是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投入机制的重要选择之一。设计财政投第 2 页 共 14 页入差别制度的基本原理就是依据工程和项目的不同条件和贡献, 在财政补贴和扶持上区别对待, 力求公正和公平。林业财政投入差别制度设计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林业财政领域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 该制度的设计希望能解决以下问题: (一) 林业项目的评价问题对林业项目的客观评价是建立林业补偿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林业项目的性质各异 , 如商品林和生态林的区别, 而且林业是多效益行业 ,其对社会的贡献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和生态效益上, 即无论是生态林还是商品林 , 都能同时带来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只是三者的程度不同而已。 我国现行林业财政政策没有将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很好地纳入会计核算体系。 然而从原理上来说财政投入补偿的应该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单纯地认为生态林就应该大力扶持, 商品林就应该自身努力发展, 或者不考虑各项目的基础条件差异, 制度就未免偏颇。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建立一套林业项目的评价体系, 能够对不同性质和条件的林业项目进行客观的定性和定量评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