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柳永雨霖铃导学案VIP免费

柳永雨霖铃导学案_第1页
1/7
柳永雨霖铃导学案_第2页
2/7
柳永雨霖铃导学案_第3页
3/7
高一语文必修4-—— 4《柳永词两首》导学案第 1 页 共 7 页《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制作人:黑银良审核:高一语文组时间: 2014 年 4 月 24 日学习目标1. 了解词、词的发展、分类及宋代著名词人及其对宋词的贡献;2. 了解柳永的生平及《望海潮》《雨霖铃》的创作背景3. 体会柳永长调铺叙手法及虚实相济、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学习重点体会柳词的意境和情景交融的手法学习难点1. 柳词所运用的点染(也叫铺叙)和虚实相济的表现手法;2. 把握柳词的特点。课时安排2 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了解《雨霖铃》的创作背景;2. 体会柳永词虚实相济、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案一、 课前回顾1. 东南形胜,,。2. ,,参差十万人家。3. ,户盈罗绮,竞豪奢。4. 重湖叠巘清嘉 , ,。5. 千骑拥高牙,,。6. ,归去凤池夸。二、了解柳永《雨霖铃》的创作背景(一) 识记作家作品 (读课本 P35 页注解①;读《创新设计》P19 页“写作背景”之《雨霖铃》)明确:“雨霖铃”,又作“”,是,柳永离开都城汴梁时,是一首与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词。(三)基础巩固1. 给括号前的字注音。骤.( )雨凝噎.( ) 暮霭.( ) 2. 自由朗读《雨霖铃》 ,参考课文注解,理解词语意思及词作内容。①骤雨:②无绪:③凝噎:④去去:⑤暮霭:⑥沉沉:⑦楚天:⑧经年:3. 结合词作内容,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柳永与红颜知己离别时的情景。高一语文必修4-—— 4《柳永词两首》导学案第 2 页 共 7 页探究导学案一、整体感知《雨霖铃》(一 )整体感知1. 本词的基调是什么?2. 本词写的是什么内容?3. 本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4. 那么离别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5. 《雨霖铃》里描写别时、别后的情景,上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二)概述词的大意上片:下片:二、问题探究(一 )赏析上片:1. 上片都描写了那些景物?明确:。2. 用散文语言描述景物。。3. 概述景物特点。4. 抄写饯别的诗句。。5. 抒发了什么情感?6. 念去去千里烟波起什么作用?(二 )赏析下片:1. 下片都词写了哪些景物?明确:。高一语文必修4-—— 4《柳永词两首》导学案第 3 页 共 7 页2. 想象描述这一场面。。3.概述景物特点:4.抒发了什么情感?5.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特别动人?三、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艺术(一 )情景交融:根据提示填写词中情景交融的句子,并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柳永雨霖铃导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