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史记》、《汉书》、《后汉书》之《西南夷列传》异同比较《史记》、《汉书》、《后汉书》之《西南夷列传》异同比较 摘要:《史记》《汉书》《后汉书》同属二十四史,都是我国历史上的宏篇巨制。关于西南夷的记载三者皆有之,虽然在内容上有所重合,写作体例上也一脉相承,但由于作者个人经历及 所处时代背景不同,这些重合中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尤其是在对待民族问题的情感和态度上。 关键词:史记;汉书;后汉书;西南夷列传 “自是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1],《史记》《汉书》为中国正史之源头,《史记》开中国纪传体之先河,《汉书》开断代史之先例,《后汉书》皆采二家之所长。三本著作在叙史上上下承接,在重合中显现出差异,互为印证和补充;在写作体例上一脉相承并有所突破和创新,为后世史学树立了影响较为深远的治学典范;由于个人经历及所处时代背景的差异,影响了三人对于史学著作的呈现方式及对待民族问题上的情感态度表达均有所不同,本文试以《西南夷列传》篇加以说明。 一、个人经历的比较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疆域的扩大,中原王 朝与边疆各少数民族的接触越来越多,“五方之民”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在这种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下,对少数民族的关注逐步成为治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时代背景以及史学家个人经历的不同,导致了史学思想和民族观的差别。 据《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出生于一个史官世家,在父亲的长期熏陶和培育之下,司马迁的史学思想逐渐形成。《史记》诞生于汉武帝年间,经文景之治后,西汉政治日益稳定,经济也获得了较快的进展,为文化繁荣制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长治久安巩固自己的统治,自然需要"观古通今"。汉武帝重视修史,司马迁编纂《史记》也是在他支持之下顺应而生,“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序事如古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秋”[1],正是在皇权的支持之下,司马迁博览群书,进而写出了《史记》这等鸿篇巨制;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专制和集权是这种政体最大的特点。因其符合封建王朝统治的需要,一直贯穿于整个王朝时期。到了司马迁生活的年代,中央集权更胜于前,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来看,秦汉只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期,专制和集权力量相对较弱,"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局面尚未形成规模。虽然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