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考工记》中的民间茶器造物思想讨论《考工记》中的民间茶器造物思想讨论 中国的茶文化渊源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茶开始于神农尝百草,在东晋开始为人所熟知,唐朝开始兴盛,到了宋代达到顶峰。伴随着品茶的诞生,茶具也在茶文化的演进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部分 。茶具就是指人们饮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具,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随着茶文化的进展和饮茶习惯的改变而逐渐形成的。 茶具是在茶成为大众的饮品以后出现的,随着饮茶风尚的进展而进展。茶具跟酒具和食具一样,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一般认为,中国最早饮茶的茶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不同时期的茶具烙上了不同时代的印记,使得茶具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茶具的材质、品种、造型和式样的演变,与时代特征、民族风俗以及审美情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粗糙、精致,在某种程度上,茶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茶具的产生与进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走过了一条极其曲折漫长的道路 。 关键词:《考工记》;民间茶器;造物思想 一、《考工记》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是我国第一部手工艺技术著作。在造物思想方面,《考工记》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就是说,在工艺制作中,应在顺应“天时”、“地气”的前提下,强调“材美”与“工巧”。“天时”和“地气”是造物的两个基本客观条件,而“材美”和“工巧”则是对造物者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一件器物只有同时具备这四个条件,既包含了人对天然材料的尊重,又发挥了人对天然材料的主观制造性,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它才能成为一件好器物。 二、《考工记》中强调了“天”、“地”、“材”三种自然因素与人的和谐统一,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造物观念中的一个深刻的造物原则,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并在中国几千年的器物艺术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我国古代的明式家具,就是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集大成者。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三、古人认为,宇宙运行、阴阳变化、四时交替,都有内在的自然规律,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从修身到治国平天下,都要顺应自然的规律 。中国传统造物是从自然界寻找创意的源泉,将宇宙自然万物的形态法则通过模拟的方法运用到茶具的造物设计中,可以作为形态的直接模拟,也可以作为装饰母题,模拟自然造化奇妙,如“观象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