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丁香酚对花鲈幼鱼的麻醉效果丁香酚对花鲈幼鱼的麻醉效果 虞为 吴进喜 林黑着 文国樑 曹煜成 黄小林 黄忠 杨育凯 李涛 赵旺 摘要:为讨论丁香酚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的麻醉效果。采 纳 静 水 方 法 在 水 温 ( 27±1 ) ℃ 下 讨 论 不 同 质 量 浓 度 丁 香 酚(20、25、30、40、50、60、80 mg/L 和 100 mg/L)对规格为(21.6±2.75) cm 长和(1103±30.67) g 重的花鲈麻醉效果和呼吸频率的影响。25~100 mg/L 质量浓度的丁香酚均能使花鲈进入深度麻醉期,且麻醉浓度与平均入麻时间呈负相关,与平均复苏时间成正相关;丁香酚质量浓度为 50 mg/L 时,麻醉效果较好。低浓度丁香酚 20 mg/L 对花鲈呼吸频率影响不明显。在质量浓度达到40~100 mg/L 时,鱼体由麻醉期(A3)进入深度麻醉期(A4),呼吸频率迅速降低。以 50 mg/L 丁香酚将花鲈麻醉后再在空气中进行暴露,暴露时间与复苏时间呈正相关。暴露时间在 2~30 min 范围内的复苏率为 100 %。当时间增加至 35、40 和 45 min 时,复苏率降低至 66%,33%和 0。且暴露时间大于 20 min花鲈只能进入恢复期 3 期(R3)。因此,50 mg/L 的丁香酚麻醉液是花鲈幼鱼的理想麻醉浓度。 关键词:丁香酚;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麻醉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又称海鲈,隶属鲈形目鮨科花鲈属,为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品种之一[1]。在花鲈养殖与流通过程中,多见的离水操作,如捕捞和搬运过程等各种人工胁迫均致使鱼体出现相应损伤,从而对后续鱼的成活率造成影响。事实上,为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损伤和死亡率,麻醉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使鱼体镇静,還能缓解鱼类受惊,从而减少鱼体表发生碰撞擦伤的情况;除此之外,麻醉条件下还能降低鱼体代谢耗能,维持水体质量。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与丁香酚作为目前常用的渔用麻醉剂 已 被 广 泛 使 用 , 目 前 斑 点 叉 尾 鮰 Ictalurus punctatus 、 黑 鲷 Sparus macrocephlus、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大西洋鲑 Salmo salar、斑马鱼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Danio rerio、鲤鱼 Cyprinus carpio、罗非鱼 Oreochromis spp.、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等[2-7]多种鱼已经完成了相关麻醉试验的讨论,而对于丁香酚麻醉花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