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声部合唱教学的设计与再设计二声部合唱教学的设计与再设计 [摘要]从目标确定上的重过程、重体验,到教材处理中的挖掘制造性因素,再到教法学法的设计与再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无不闪耀着“关注学生”的理念。由“老师教”转而为“学生学”,由“学习演唱二声”转而为“用音乐性演唱”,在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我们都可体察到教学设计的别有用心。最后音乐的完整演唱和乐器的配器无不把课堂推向了更高层次,这样的课堂教学即是普通课堂应有的起点,又是扎实课堂的归宿。 [关键词]二声部;合唱教学;设计;再设计 音乐教学设计是根据音乐学科特点,从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执教者 、学习者、教学目标、课后评价等各方面的因素,分析课堂音乐教学问题和需求,设计解决其中值得改进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加以实施并由此评价和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念故乡》这首二声部合唱歌曲以前曾教过多次了,这么一首经典耐人寻味的名曲在课堂上却总是感觉很枯燥,既不能以情感生,亦不能“以声服生”。这一次在精心设计和磨课后,突然发现原来合唱教学课堂可以变得如此高雅并富有趣味,使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功体验。 再设计教学案例描述: 学唱 A 段低声部旋律 师:清唱低声部旋律 a 段,请同学们一起来体验。(提醒坐姿,肢体律动,纠正音准,关注学生,视情况多唱,多指导,指导要充分到位。充分唱完美后进行 A1 学唱)。 师:我们再来唱一唱最后的 A1 部分。(讲清楚两段的区别,相似但结尾不同)。 师:同学们都唱得都非常值得点赞,我们跟着伴奏来哼唱吧。(放全段伴奏)。 机动安排:随学生情况机动指导:提醒位置,起伏的旋律通过律动手势帮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助达到音准的效果。 备注:解决位置就是带领学生无数次的反复和倾听,利用身体或学生体验。 师生合唱——引出高声部 师:同学们,现在我有个挑战的想法,我很想加入高声部的演唱,你们那么多人,我只有一个人,看我能不能抵挡你们强大的声音风暴,来吧,祝你们挑战成功!(生跟着低声部录音一起演唱,老师演唱高声部)。 师:刚才我们初次尝试了二声部合唱,我们来听听,两条旋律声部融合在一起会有怎样的效果呢?(听师的高低自录)。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的形象捕捉,引导学生运用柔美、连贯、圆润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念故乡》。 部分学生加入高声部演唱(播放完整的伴奏录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