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斌良边塞诗透视清中叶西部历史从斌良边塞诗透视清中叶西部历史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斌良一生为官情况复杂,辗转于各地,这使他有机会领略各地奇异罕见的风光,了解各地不同的风情,因而也撰写了数量众多的边塞诗。这些诗歌对讨论清中叶西部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斌良 边塞诗 历史 风土人情 民族 斌良(1784-1847),字吉甫,又字笠耕、备卿,号梅舫、雪渔,晚号随葊,瓜尔佳氏,满洲正红旗人,闽浙总督玉德子,官至刑部侍郎、驻藏大臣等职。据《清史稿》记载,斌良善为诗,以一官为一集,得八千首,其弟法良删存后汇编为《抱冲斋诗集》,[1]共 36 卷,收诗 5591 首。该集为编年体,起 18 岁,终 64 岁,为诗人生平所著诗词之总集,于满族活动多有反映,有道光年间刻本。 斌良一生为官情况较复杂,为简单明了地了解其仕途情况,故根据法良著《先仲兄少司寇公年谱》、徐连达著《中国历代官制词典》[2]、赵德义著《中国历代官称辞典》[3],谭其骧著《中国历史地图集》[4]制订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斌良由于职务调动及奉旨办案之因,几乎走遍了大半国土,主要在今日的吉林、沈阳、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甘肃、陕西、河南、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而在赴职的过程中,由于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和船只,沿途经过许多地方,走走停停,这使得诗人有机会看到各地的奇异风景、更多的风土人情。异样的风光极大地触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在旅途中,他随手写了众多诗歌,其中有许多边塞诗,略举几首如下: 秋寒荒、秋风凉。 雪积众峰白,鞭挥我马黄。 陇西健儿好身手,自挽雕弧射白狼。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湟中吟》 不道平戎驿,风光隽可人。 绿杨临水润,黄叶染霜匀。 俗俭民衣褐,天寒屋积薪。 晴川鸭头碧,随处涴征轮。 ——《平戎驿》 老鹘苍头耀锦头,征车曲绕水西东。 眼明群玉峰千笏,知是晴云是雪峰? ——《镇海堡》 黄茅山驿喜逢秋,暖脱蒙茸紫绮裘。 饭细鱼香风味美,枫丹柳碧石塘幽。 槎浮雪鹭随波远,牛载寒鸦入坞游。 记得菊黄萧寺里,寻花瘦马晚钟留。 ——《老鸦堡》 这些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壮丽山川、旖旎风光的赞美。斌良的边塞诗中,还有一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状况。 一、各地战乱。 嘉庆十八年九月,斌良曾奉旨赴河南平滑县平定教匪李文成之乱。李文成,河南滑县东北五里谢家庄人,天理教领袖之一,约生于乾隆中期。他生活的时代,“康乾盛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