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T 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使用手册) 一、测验目的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适度的压力可以提高个体的动机,促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个体适应的更好。但当前,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负荷的程度,常常会引发过强的焦虑,紧张、不安、抑郁、恐怖、孤独、自责、过敏、冲动,身体症状等心理困扰和适应问题,甚至引发精神症状。通过本测验,就是帮助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了解存在的问题,然后有的放矢的从认知和行为等层面上进行辅导,以改善、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测验内容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按焦虑情绪所指向的对象和由焦虑情绪而产生的行为两方面测定,由 8 个内容量表构成。这是按照焦虑反应的表现方式和场合来分类的: 1.学习焦虑。近年来,随着升学考试和就业考试的难度增加,学生和父母都很关心学习。每天把学习挂在心上,担心被老师提问,上课时一直不放心,一有考试就怕得坏分数而无法安心学习,这些就是学习焦虑的表现。 2.对人焦虑。青少年时期,由于自我过强,不会与人交往,很怕生人,所以,与他人讲话时,担心会不会脸红,受到教师或父母责备时,一直放在心上,并担心朋友也会背地里说自己的坏话,因而经常感到焦躁。 3.孤独倾向。被父母疏远的儿童,娇生惯养在家称大王在外懦弱的儿童,腼腆抑郁的青少年,都经常因孤独而烦恼。这类儿童和青少年,和大家一起做某件事时,由于技术差、经验不足,经常感到失败的威胁。因此,感到和大家一起玩还不如一个人玩。这样,就越来越不会和大家一起相处。当别人高兴地相互谈话时,就有一种我不仅不能参加,而且还被人家排挤的心情。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最后只要是人们聚集在一起,就会感到恐怖。这样,既想加入到伙伴当中去,又想避免在伙伴们面前出现失败,因而产生不安倾向。 4.自责倾向。象打篮球、排球那样,如果自己的队输了,有些儿童和青少年就认为是因为自己加入了才输的,而一直放在心上。在受到责备、打架之后或成绩不好时,常会认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就对自己所做的事失去了信心。经常担心,阻碍自己的行动。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认为是他人的问题,而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称为自责倾向。 5.过敏倾向。感受性太强,就连小事都放心不下,行动受到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