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单元 MMPI 及MMPI-2 的解释 一、工作程序 (一)一般解释程序 三个步骤: 首先要分析传统效度量表(Q,L,F,K)的模式 其次要分析临床量表。 然后再分析内容量表和附加量表。 真题(2007 年05 月)* 123、MMPI—2 量表类型包括( )。 P219 (A)效度量表 (B)临床量表 (C)内容量表 (D)附加量表 (二)效度量表解释程序 新增加的效度量表分别为 Fb 及VRIN、TRIN 量表。 Fb 量表(称后F 量表) 由于组成该量表的项目大多出现于370 题之后 对于 MMPI-2 中新增加的附加量表和内容量表的检查特别有用。 VRIN(反向答题矛盾量表)及TRIN(同向答题矛盾量表) 有些类似于 MMPI 中由 16 对矛盾题构成的“粗心”量表。 TRIN 高分表明被试者不加区别地对测验项目给予肯定回答 VRIN(反向答题矛盾量表): 得分高,说明被试答题不认真,以一种前后矛盾、与项目内容无关的方式答题,被试不加区别地回答项目 TRIN(同向答题矛盾量表) 得分高,说明被试不加区别给予肯定回答,低分说明倾向于给予否定回答 (三)临床量表解释程序 编码类型是由临床量表剖析图中得分最高的两个或若干个量表构成,构成编码的量表的T 分须大于或等于 60 分(中国常模)或 65 分(美国常模),并由该量表数字名称顺序记之。 而量表5(Mf)及量表0(Si)一般不做编码分析。 突出编码类型中分数最低的量表,要比没有进入编码的其他临床量表中分数最高者至少高出 5个T 分;而两者相差不足 5 个T 分的编码则为非突出编码。 邹义壮等人分析结果得到的六因子结构,即精神质因子(P)、神经质因子(N)、内外向因子(I)、装好-装坏因子 (F)、反社会因子(A)和男子气-女子气因子(M)。 真题(2006 年11 月)* 124、下列因子中,属于 MMPI 因子结构的是( )。 P220 (A)精神质因子(P) (B)神经质因子(N) (C)内外向因子(I) (D)说谎因子(L) 整体模式呈现“左高右低”的模式,这种模式被称为神经症性模式。 整个剖析图呈现出“右高左低”,这种模式被称之为精神病性模式。 2 真题(2006 年5 月)* 97、在MMPI 或MMPI-2 中,如果测图的整体模式呈现“右高左低”的模式,这种模式就被称为( )模式。 (A)精神病性 (B)精神症性 (C)装好 (D)症状夸大 因子分的计算方法 对各因子得分的解释可参照以下对各个因子含义的解释;T 分在40-60 分是正常范围;在30分以下或70 分以上则是显著异常;在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