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也提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学习存在一定误区。尽管在小学一年级,我们就开设了英语课程,但这些不足以扭转落后的生活环境、单一的文化氛围及低下的家长文化水平等对学生的影响。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各种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它既是矫正学生坏习惯,又是强化巩固好习惯的黄金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基石,让人终生受益;反之,不重视培养良好的习惯,纵容不良习惯的存在,往往会导致恶习的产生,贻误终生。就英语这门学科而言,学习内容还是从音标、单词等最简单的英语知识开始,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没有硬性的要求,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为时未晚。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作为学生成才基础阶段至关重要的引路人,指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责无旁贷。一、学习习惯的科学分析我们常说习惯,但它究竟是什么?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习惯”就是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它是一个人个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习习惯”则是指学生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的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一时难以更改。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找到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幅度提高,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良性循环,无疑正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希望看到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二、教师的心理预热上文曾提到,习惯是长期养成而短期内难以更改的。因此对教师而言,引导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应有长远发展的眼光,不急于求成。例如在单词记忆方面,不少学生习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记,这样或许可以应对短期内的少量单词,但长远来看,这样的学生潜力不足,很容易被淘汰。一种更好的方法是发音记忆法,即从音标出发,以音节为单位去记忆。学生采用这种做法不仅记得牢,而且记得久。这种方法还有利于今后词根记忆法的渗透。可以说这一方法的推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扎实基础。当然这种方法推行前期,不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