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参考答案植物病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 : 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二、填空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a2、 d 3、 a b d4、b c d5、a b d6、b d7、a b c 8、a c四、判断对错1、√ 2、× 3、√ 4、× 5、√ 6、× 7、× 8、√五、简答题1、 简析病害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为病害的三要素。植物病害发生需要有三者互相配合。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引起非传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非传染性病害降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促进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二者相互促进,往往导致病害加重。2、什么是病症和病状?都包括哪些类型?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五种类型。六、论述题1、什么是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各由哪些因素引起?答:侵染性病害由生物侵染引起,其特点是植物个体间可以互相传染。按病原生物种类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1)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如稻瘟病;(2)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细菌病害,如大白菜软腐病;(3)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病毒病害,如烟草花叶病;(4)由寄生植物侵染引起的寄生植物病害,如苑丝子;(5)由线虫侵染引起的线虫病害,如大豆胞囊线虫;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的致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