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公益性行业(农业)农产品加工领域科研项目简介公益性行业(农业)农产品加工领域科研项目简介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是围绕农业部门的职责、任务以及农业进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开展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20XX 年起实施。其中,“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讨论与品质评价技术”作为第一个农产品加工领域的行业科研专项于 20XX 年开始资助。农产品加工领域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是以解决制约农产品加工业进展的技术瓶颈为重点,以初加工和综合利用为切入点,根据产业进展需要适当向精深加工延伸,并强调技术讨论与装备讨论同步,加快实现产业化。 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讨论与品质评价技术(20XX 年)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系统地对大宗粮油(小麦、稻米、油菜、花生),大宗果蔬(苹果、柑橘、葡萄、荔枝、马铃薯),大宗畜产品(牛奶、羊肉)3大类 11 个主要农产品特征指纹图谱和加工特性进行讨论,构建大宗农产品加工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加工品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对 3 大类大宗农产品进行科学分类,构建大宗农产品加工专用品种基础数据库,实现网络共享,并在企业进行示范推广,有效地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综合效益。主要目标是:确定大宗农产品加工品质特征指纹图谱和加工特性参数;构建大宗农产品加工品质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建立大宗农产品加工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我国现有主要农产品进行科学分类,并在企业进行示范推广;构建大宗农产品加工专用品种基础数据库,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20XX 年) 针对目前我国肉类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整合国内肉类行业技术力量,通过关键技术创新和相关技术的集成,形成现代动物屠宰和肉类食品加工的技术支撑与创新体系,建立肉品质量评价体系及肉类主要致病、腐败微生物数据库系统,并建立我国肉类“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与安全保障系统和可追溯技术系统,提出我国肉类产业可持续进展的市场预警机制和对策。通过关键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技术创新和相关技术的集成,形成我国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现代化屠宰技术条件下 PSE 肉、DFD 肉等异质肉的发生率由目前的 20%左右降至17%左右,研发 6~8 项肉类加工与品质控制关键新技术,研制 5~6 种国内急需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类屠宰与加工技术装备,形成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基本解决目前我国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