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刘庆邦小说叙事手法与审美风格研究述评VIP免费

刘庆邦小说叙事手法与审美风格研究述评_第1页
1/4
刘庆邦小说叙事手法与审美风格研究述评_第2页
2/4
刘庆邦小说叙事手法与审美风格研究述评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刘庆邦小说叙事手法与审美风格讨论述评刘庆邦小说叙事手法与审美风格讨论述评 作者简介:孙涛(1988.9-),男,山东青岛人,文学硕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讨论生,讨论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要:20XX 年,刘庆邦中篇小说《神木》获得第二届老舍文学奖,以此为契机,自 20XX 年起,刘庆邦的讨论进入了又一个春天。刘氏小说贴近民生和底层,尤其是他的创作手法与审美风格,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模式,一直以来受到评论家的赞许和追捧。 关键词:刘庆邦;《神木》 自 1978 年在《郑州文艺》上发表处女作《棉纱白生生》始,刘庆邦已经在文坛上慢慢耕耘了 30 多个年头。他以中短篇小说享誉文坛,被评论界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其作品不做作、不晦涩,凭其独特的题材和风格吸引着读者,也吸引着评论家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底层文学”的兴起,评论界重新掀起了一场刘庆邦讨论热潮,对刘氏小说的叙述手法与审美风格方面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剖析。对这些讨论的重新梳理,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刘庆邦作品的深层内涵和杰出魅力。 叙述手法讨论述评 从叙事学角度讨论作品并不新奇,80 年代以来作家们尝试了各种现代主义创作方法,也从客观上同步促进了叙事学角度的文学批判方法。刘庆邦是一个执着于底层和民间叙述的作家,他的叙述方式自然要也贴近民间,贴近现实。因此,对于刘氏小说的叙事讨论并不困难复杂,相关成果也比较多。就总体而言,讨论者对于刘庆邦小说中的叙述主要集中在叙述视角和叙述语言这两个课题上。 (1)、叙述视角 刘庆邦小说创作以传统的第一和第三人称为主,坚持平民视角和底层立场的叙述方式,这一结论基本上可以说是对刘氏小说的一种定论。可贵的是,学者们在讨论叙述视角时,并不仅仅满足于得出一个文学史的结论,往往还要追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根溯源,考察这种叙述策略的背后原因。如焦会生在《刘庆邦小说论》中就认为这是与刘庆邦“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傳承和艺术态度所决定的。”①余志平补充提出这种底层叙事策略源于作家“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文情怀”。②当然,作为一个有制造力的作家,其创作本身是开放的,是不能用任何定论来套用的,比如在许多具体的作品解读中,讨论者就发现了刘氏小说中其实也存在着多种叙述视角,比如李杰在分析《家道》中就发现其“叙述视角不是固定的,是一个由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为主导的多重视角组成的系统。”③理清丽在分析《中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刘庆邦小说叙事手法与审美风格研究述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