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圈养”与“放养”之间在“圈养”与“放养”之间 一直以来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承担基础教育任务的基层学校,应该培育什么样的人,怎样培育人?恰逢最近学校正在开展办学理念“成人·成事·成才”的大讨论活动,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让我深受启发。 队员培育,需 “圈养”,也要“放养” 基础教育阶段,并非培育杰出拔尖人才的阶段,而是打基础,长身体,养习惯的阶段。特别是要教队员懂规矩,践行法律规范,遵守社会公德,培育良好的习惯;而这些是有标准,有底线的,有框框的,教育队员在公众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框架下做人处事,切不可逾越道德、法律等规则界线,因此,我想说,队员培育需要“圈养”。处在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具有天然的灵性,有想法,有个性,渴望获得自主的空间,这一阶段也是队员的想象力和制造力激发的最佳时期,突破书本教条和练习考试的束缚,给队员制造属于“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的手、脑都动起来,让队员在“有生命力”的氛围中成长,因此,我更想说,队员培育也需要“放养”。在“圈养”与“放养”相结合的教育环境中培育的孩子,宜“静”宜“动”,既习惯于在道德与规则的范畴内行事,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又不失活泼灵性,具备开阔的心胸,持续的制造潜力,健康的心理品质。 好习惯养成,奠基队员成人之路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队员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猎取知识财宝的点金术。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育习惯。” 在我的教育理念中,不论队员的学习成绩优劣、分数高低,修正陋习,养成好习惯是首要的目标,无视规则,践踏法律规范的人,难以有所建树。学校确立“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思路,将行为法律规范教育贯穿于队员培育的全过程。讨论制定学生基本行为法律规范体系,涵盖课堂基本法律规范、集会法律规范、就餐法律规范、广播操法律规范、礼仪法律规范及学习法律规范等六大板块,积极引导每一位队员从上课、用餐、礼仪等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创设“好习惯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终生受益”的良好舆论导向。选择以“队员广播操”和“温馨教室创建”作为队员良好习惯培育的突破口,通过严格的法律规范训练,队员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为新生量身定制的“军训活动”,让队员重新学习“站”、“立”、“行”、“坐”,让法律规范落实于队员的每一个行为动作中,站得威严挺拔,走得“有力,有序,有派”,焕发队员十足的精气神,此举乃学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