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Q 群集的使用 本文介绍了MQ 的群集功能,这是IBM MQ 的特有优势之一。多个应用服务器之间的群集功能不仅使服务器之间能够共享负载,并且当某一系统或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进行负载均衡;同时同一群集中的服务器可以位于不同的平台和物理位置。 从版本V5.1 开始,MQ 就增加了群集(Clu ster)的功能,这是IBM MQ 的特有优势之一。多个应用服务器之间的群集功能不仅使服务器之间能够共享负载,并且当某一系统或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进行负载均衡;同时同一群集中的服务器可以位于不同的平台和物理位置。另外,群集功能使对服务器的管理更加简单高效。 为了能够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群集的功能和用法,我们特推出此文章,说明群集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技巧及其配置步骤,并给出有关群集的系统管理策略。 1 群集的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群集的基本概念。 图 1 如图 1 所示,就 MQ 的点对点的通讯模式而言,我们需要创建相应的对象才能实现两个队列管理器之间的通讯,例如,在发送方队列管理器上,我们要创建一个远程队列(指向远程的目的队列),一个传输队列和一个发送类型的通道;在接收方队列管理器上,我们要创建一个本地队列和一个接收类型的通道。这样,当我们要实现一个网络当中的N 个队列管理器之间的两两双向通讯时,我们需要配置的MQ 对象的个数就会大大增长,比如,我们需要在每个发送方队列管理器上建立 N 个远程队列,N 个传输队列以及 N-1个发送类型的通道,这将组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如图 2 所示。 图 2 采用群集的技术之后,可以大大简化系统配置,原因在于位于同一个群集当中的若干队列管理器之间互相通讯时,不需要在每一个队列管理器上创建消息通道、远程队列管理器以及与通道相关的传输队列的定义,相反,我们只需要为在每一个队列器上创建如下两个群集通道(MQ 的通道分为三种类型,即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消息通道,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 MQI 通道,以及用于群集内部通讯的群集通道): 一个群集接收(cluster-receiver)通道,用来从群集中其他队列管理器接收应用消息和有关群集配置更新的消息; 一个群集发送(cluster-sender)通道,用来向群集发送应用消息和有关群集配置更新的消息。 这样,大大减少了位于群基内部的队列管理器上的 MQ 对象的总数,从而大大简化了系统的配置。如图 3所示: 图 3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关群集的一些重要概念: 仓储库(Reposi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