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东北三省三校一模语文 参考答案 1.B (明代的山水画《阔渚晴峰图》是改头换面前的作品。) 2.A (“在以后的朝代中愈演愈烈”错,原文说“元代稍有衰落”。) 3.D (偷换概念,文中“画家们对此事的表现非常含蓄”中的“此事”指代的是作伪这一整体现象,而非单指“吕纪《杏花双雀图》被改作宋代的黄筌款”这一具体内容。 ) 4. B (亡叛:叛逃者,名词) 5. A(⑤是对国事的忧虑,非英武勇敢;③⑥是侧面描写) 6. B (“虏获五百多人、杂畜千余头”不是击败三戍的战果,是击败北周仪同王敬俊等人时获得的) 7.( 1)这块田地神武帝以来一直种庄稼,饲养了几千匹马,来打算防备敌人入侵,如今赏赐给穆提婆,这恐怕会侵损军务吧?(“饲马数千匹”定语后置、无乃、阙各1 分,句意2分 ) ( 2)斛律光少言寡语,又刚正急躁,在管理下属时很严格,管理军队只是依靠威严刑罚。(“严于御下”状语后置、治、仗各1 分,句意2 分 ) 8.( 1)本联描绘的是一幅萧瑟的边塞风光图(1 分 )。临近傍晚,荒芜的边城传来角声,有时高昂,有时呜咽,由原州城楼向外望去,泾河早已结冻,不再流淌(2 分)。 ( 2) 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1 分 )。 “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是视觉和静态描写(1 分)。 9. “异乡”“独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贫官”“客”“离恨”表达了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答出3 条,并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即可给满分) 10. (1)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2)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11.( 1) D3 分,C2 分,E1 分。(A 项阿宠的躁动和嘶鸣不是因为失明的恐惧,而是预感到了塌方的危险。B 项说一匹马对未来很失望,希望尽早结束自己的生命,言过其实。E 项 “表现动物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批判了人类践踏生命的行为”表述不准确,主要是批判人性的自私和冷酷,故给1 分 ) ( 2) ①善良有爱心。悉心喂养阿宠;像哄孩子一样安慰阿宠;誓死守护阿宠的的生命。 ②敏感细心。观察阿宠的表情和动作就知道它上火了;最先明白是阿宠把大家救出困境;被困之后,又是第一个发现巷道里有空气;③沉着冷静、临危不乱。被困后没有惊慌,吩咐矿工们找风源,存体力,关手机。(每点2 分,概括和分析各1 分,可任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