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2 多技术融合环境下教研活动参与” 培训提升总结 2021 年11 月,本人参加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2.0”培训,收获颇丰。以下是对“G2 多技术融合环境下教研活动参与”这一部分培训的总结。 一、更加明确了集体备课的意义 以往对集体备课主要是停留在“集思广益”“兼听则明”“讨论解疑”等层面,通过培训学习,对集体备课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集体备课强调教师之间基于合作探究而寻求教学真义,强调优秀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的共生共享,强调凝聚群体智慧生成和创造新的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2.0 培训截图 2 二、更加了解了网络集体备课的优势 通过培训,让我从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过去集体备课的局限性。 过去集体备课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人反思(二次备课)→独立施教→教后反思;或者是这样的:钻研教材,个体初备(基础)→中心发言,集思广益(深化)→形成预案,二次备课(创新)→教后反思,理论提升(提升)。 这种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集体备课在实践上出现的诸多问题,不只是在‘行’方面表现出的实施和落实的问题,更是在‘知’的方面缺失对理念与规律的把握的问题。”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 培训截图 而网络集体备课可以较好地弥补过去集体备课方式的一些不足,网络集体备课具有以下四大优势: 共享:丰富的备课资源、实践智慧; 开放:打破时间、地域、人员限制; 3 交互:人与人之间远距离多向交流; 协作: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更加便捷。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 培训截图 三、更加了解了网络备课的资源路径 通过培训,让我更加了解了网络备课的资源获取路径。根据培训课程介绍,网络备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正规途径获取教学资源: 1.国家、省、市各级资源网络。例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线教研室、粤教翔云等等。 4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 培训截图 2.教材资源网站。例如,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等都有相应的资源网站。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 培训截图 3.教育平台资源。例如,希沃(seevo)平台,它有云课件、云课堂、智慧黑板等资源。 5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 培训截图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 培训截图 四、更加了解了网络备课的在线编辑工具 通过培训,更加了解了网络备课的在线编辑工具。例如,金山文档、钉钉“知识库”、希沃白板、UMU 课程协同。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