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质中医药保健方法1. 情志调摄宜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 不可过度劳神。宜欣赏节奏明快的音乐, 如笛子曲《喜相逢》等。2. 饮食调养宜选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大米、小米、南瓜、胡萝卜、山药、大枣、香菇、莲子、白扁豆、黄豆、豆腐、鸡肉、鸡蛋、鹌鹑(蛋)、牛肉等。尽量少吃或不吃槟榔、生萝卜等耗气的食物。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的食物。参考食疗方:(1)山药粥:山药、粳米,具有补中益气功效,适合气虚体质者食用。(2)黄芪童子鸡: 童子鸡、生黄芪,具有益气补虚功效, 适合气虚体质易自汗者食用。 本方补气力量较强,对气虚表现比较明显者,可每隔半个月食用一次,不宜长期连续服用。3. 起居调摄提倡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平时应避免汗出受风。居室环境应采用明亮的暖色调。4. 运动保健宜选择比较柔和的传统健身项目,如八段锦。在做完全套八段锦动作后,将“两手攀足固肾腰”和“攒拳怒目增力气”各加做1~3 遍。避免剧烈运动。还可采用提肛法防止脏器下垂, 提肛法: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在会阴肛门部。 首先吸气收腹,收缩并提升肛门,停顿2~3 秒之后,再缓慢放松呼气,如此反复10 ~15 次。5. 穴位保健(1)选穴:气海、关元。( 2)定位: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1.5 寸;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 寸(见图 3)。( 3)操作:用掌根着力于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每个穴位按揉2~3 分钟,每天操作 1~2 次。还可以采用艾条温和灸,增加温阳益气的作用。点燃艾条或借助温灸盒,对穴位进行温灸, 每次 10 分钟。艾条温和灸点燃端要与皮肤保持2~3 厘米的距离,不要烫伤皮肤。温和灸可每周操作 1 次。气海图 3 下腹部气海、关元穴位置示意注:图中黑点分别为气海、关元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