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的+引导的——有效的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教学案例 杨先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会用去括号解方程的基 51础上,进一步学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方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索,体会到转化的思想。体会运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简捷性,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学会灵活运用。 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人的沟通品质,使学生逐步养成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这是一节常态课,上课班级是年级中较好的班级,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已经有了用去括号、移项解方程的基础。 以前我在讲解这一节时曾经是这样讲的: 生:练习解方程: (1) 一名 (2) 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学生层次属于中等,都很快解正确了 教师再次叫两名学生上台练习,下面的题目(学生层次属于中等) 223141xxx 115311261xx(3 ) 两名学生都用去号的办法,计算正确。 师:还有其他的解法吗?有一名学生举手上台进行了解答用去分母的办法,计算也正确。 这时我认为学生掌握了去分母的方法。并没有进行对比两种方法。也没有有意识的去引导,然后就进行练习,结果后面上台的学生全部用去括号,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花的时间较多,还做错了,这时我才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但是,此时课堂时间并不多了,等到再次巩固练习时,已经接近下课时间,课堂总结的时间都很仓促,感到效果较差,而从课后的作业情况来看,用去括号的同学还是多些,错误也多。本课的目的——去分母法解方程显然未达到,应该说课堂的效果较低,这种教学法实际上在引入时老师就无形之中强调了去括号法,虽然复习巩固了旧知识,但未对本堂课新知识的教学起到正面的作用。从笔者多年来的教学情况来看,本节课题内容不多,但是学识要真正很快转变以前的方法,掌握本课的方法,正确运用解去分母的办法解方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这种低效课堂的背景下,我改用了下面的课堂教学: 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一元一方程解法,请大家练习(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节约时间) 学生解方程 321123xx321123xx生:学生自己练习(不能讨论),五名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练习。 师:教室中巡回观察。四名学生的结果如下: 学生完成后,下面的学生就议论开了:“那不对”, “这不对”,“对的”。我没有急着进行评讲,而是顺势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