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芝加哥学派(1 9 1 5 -1 9 3 5 ) 一,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 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对重要的欧洲理论(特别是西美尔)起着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芝加哥学派是改良的,进步的和实证的。 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强调符号互动论。 4.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二,乔治.西梅尔和芝加哥学派 德国人,受达尔文和斯宾塞影响,围绕社会进化,城市社会生活,城市生态学等问题从事教学和写作。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是对社会化的理解,此观点由C.H.库利,G.H.米德和 J.杜威推向前进,并将之系统地阐述为符号互动论。 西梅尔有关传播的理论观点: (1)社会由个体之间的传播所构成; (2)所有的人类传播代表着某种交流,具有交互的效果; (3)传播在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断改变的个体之间发生; (4)人类传播满足某些基本需要,诸如追求收入、教育或其他渴望达到的目标; (5)某些种类的传播随时间的发展成为稳定的或固定的,因而代表着文化和社会结构。 三,库利,杜威,米德和帕克 1.共同的特征 (1)改良派,通过更准确地理解社会问题而对抨击社会问题发生了兴趣;乐观主义者,主张为了美国民主制能在城市共同体中繁盛,社会进步是需要的。 (2)库利和米德创建了互动社会心理学,反对以直觉构成人类个性的基础,认为人际传播是个性构成的中心。 (3)强调人类传播的主观主义,即信息的接受者以某种为其所特有的方式解释信息的内容,而不是完全如同信源所意图的那样。 (4)早期芝加哥学派是经验的,到20 世纪30 年代才开始将统计的方法运用到量化资料的分析中。 2.库利 (1)发展了两个主要的概念:“镜中我”,“初级群体” (2)三本主要著作:《人性和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社会过程》 3.杜威和实证哲学 (1)他认为个体只有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才能发现自我意识,因此对于民主制度来说,共同体乃是基本的。 (2)被称作“民主制度的哲学家”,认为传播是使人民成为社会的完美的参与性的成员的手段。他主张“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由于传播而得以存在,而且完全可以说是在传递、传播之中存在着”。 4.威廉冯特和实验心理学(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的基础) 5.G.H.米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