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第1 题: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指的是()。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新领域消费 D:可持续消费 第2 题:( )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 A:太阳能 B:水电 C:火电 D:石油 第3 题:( )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 第4 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 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 D:技术低 第5 题: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不包括()。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安全消费 D:环保消费 第6 题:固碳技术指把燃烧气体中的( )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 A:二氧化氯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 第7 题:IPCC 第三次评估报告于( )年完成。 A:1988 年 B:1989 年 C:1990 年 D:2001 年 第8 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 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地区。 A:北部 B:中部 C:南部 D:东部 第9 题:近百年我国气候在变暖,以 ( )最为 明 显 。 A:春 季 B:夏 季 C:秋季 D:冬季 第10 题:气候变化是由( )的变化引起的。 A:生态系统 B:环境系统 C:水系统 D:气候系统 第11 题:由于氟利昂,可以存在50 至100 年,即使议定书完全得到履行,臭氧层的也只能在( )以后才有可能复原。 A:2050 年 B:2051 年 C:2052 年 D:2053 年 第12 题:( ),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A:1982 年 B:1983 年 C:1984 年 D:1985 年 第13 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人 B:政策 C:市场机制 D:自然 第14 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实基本国情,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 )。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第15 题:地球表面( )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 A:50% B:60% C:70% D:80% 第16 题:可再生能源不包括( )。 A:石油 B:太阳能 C:风力能 D:水力能 第17 题:低碳模式可分为( )个 相 互 影响时 间 跨 度 。 A:三 B:四 C:五 D:六 第18 题: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是( )。 A:《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