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江苏省灌云县鲁河中心小学 :聂建梅 邮编:2 2 2 2 3 6 设计思路: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机智勇敢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的故事。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所以在教学本篇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从容镇定的动作、神态、语言和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描写,朗读体会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针对班级的学生学习情况,我将把本篇课文按以下思路展开:1 、围绕课题设问,引起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2 、抓住“半截蜡烛”这个线索,把握故事情节;3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4 、通过演课本剧这个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5 、拓展延伸。 设计理念: 语文提倡简简单单的教学,其实教材的课后练习已经教给我们这篇课文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朗读为主,由扶到放,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对文本的理解和依托文本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感受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面对敌人时的从容、镇定、机智和勇敢以及紧张的激烈的心理活动,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资料,准备两支半截蜡烛用于课本剧的表演。 教学过程: 一、 围绕课题设问,激发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 1 、 板书课题 (1 )、同学们看过蜡烛吗?什么样的是半截蜡烛呢?(已经用过的、点燃后剩下的) (2 )、看到这篇课文的文题《半截蜡烛》,你心中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2 、学生提问,老师相机小结。 3 、这篇课文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在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故事。 4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播放二战背景视频。 这“半截蜡烛”中隐藏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依据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1 、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