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总论 贸易差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贸易条件: 一国(全部)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贸易依存度 : 一国对外贸易额同其 GNP或 GDP的比率 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或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 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表现为直接出口和直接进口。 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没有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买卖商品的行为。商品通过第三国销售到消费国,对生产国来说是间接出口,对消费国来说是间接进口。 转口贸易:间接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讲,属转口贸易。 贸易量: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进出口额而得出的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额,反映贸易实际规模的发展变化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对外贸易分类 1.按交易内容和标的物形态:货物贸易(有形贸易) 服务贸易(含技术贸易) 2.按货物和服务移动方向(商品流向):出口、进口 复出口、复进口 过境贸易 3.按交易参与国(地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 4.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水平贸易 垂直贸易 5.按贸易方式.:包销、代理、寄售、招标、拍卖、商品交易所交易、加工贸易、对等贸易、租赁贸易等 6.按国境和关境划分:总贸易 专门贸易 第一章国际分工上 绝对利益理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如果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自由交换,那彼此都可以获得绝对利益的好处。 比较利益理论:在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仍存在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一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和出口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它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一个国家生产某单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则该国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第二章国际分工下 H-O 模型内容:各地区要素禀赋不同,是地区间(国家间)开展贸易的前提;各个地区要素禀赋不同,决定了各地区要素价格的不同;要素价格的不同,导致各地生产成本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