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宁夏吴忠市利通二小 李 娜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模、画、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模式选择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四、验证猜测,总结评价。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运用看、摸、画、说多种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先“扶”后“放”,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四、媒体的使用 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利用课件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 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 五、教学准备 队鼓、黄豆、橡皮筋、尺子、音叉、橡胶小槌、铜锣、水槽、乒乓球、口琴、竖笛、录音机、实验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听„„ (播放多媒体课件)小鸟欢快鸣叫、闹钟振铃、浪涛拍岸、心跳声 像这样的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同时思考,猜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 1)提问:谁来大胆的猜一猜究竟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板书:摩擦、撞击、弹拨、敲打、乐器发声、语言说话„„) ( 2)谈话:以上都是同学们的看法,是一种猜测。要知道,世界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