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社《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 - - 1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 一、 教材设计遵循的主导思想 表达与交流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信息素养。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教育载体是 6个学习模块。多媒体模块是载体之一。 作为载体的教材,其内容选择与知识组织的核心线索是表达与交流。表达是过程、是方法、手段,交流是结果,是目的,有效的交流是目标。 活动/事件、载体 对于学生来说,表达与交流都是一项活动或事件。对于整个课程的教育目标的实现来说,表达与交流是主体活动的载体,通过这个活动的载体,来培养主体的信息素养或促进主体整体信息素养的发展。 表达与交流是人类根本的、真实的需求,有效的表达与交流是社会人生存发展的根本需求。作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说,以此为载体应该是根本之举。 主题、内容、形式、方法、效果 l 表达要有主题,有内容,有形式。有效的表达需要逻辑,需要手段和方式方法。 l 交流是表达的目的。交流要有受众,要有效果。受众通过主题、内容、形式和方式,接收信息,受到影响。有效的交流需要有效的表达,富有感染力的表达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l 表达需要根据需求确定主题,根据主题和受众选择内容,根据内容确定信息的呈现形式、信息组织方式和达到有效表达的方法。 l 交流追求效果。表达的构思和内在逻辑、表达的形式和方法影响到表达的感染力,进而影响交流的效果。 l 所以,对于交流来说,表达是根本。信息技术为有效的(或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提供了手段、方式和方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有效交流。 转化、组织、选择、呈现 l 表达是对主题、思想、意图的表达。主题、思想、意图需要转化为内容信息,并通过媒体的形式得以呈现。信息呈现 的媒体形式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 l 有效的表达需要恰当的选择媒体形式,通过适当的方式,恰当地组织、呈现。 技术的原理、技术的方法、技术的思想、技术的文化 l 利用技术完成有效的表达,需要掌握技术的原理、技术的方法、技术的思想、进而理解技术的文化。这些知识、技能和修养等具体为内容载体即:媒体加工的技术与方法;媒体呈现方式的工具使用;多媒体集成工具的使用;主题、思想、意念的确定和转化为具体内容的方法等 l 内容的选择——技术学习的全部 (1)从解决表达与交流问题的实际需要出发 (2)从多媒体技术功能与价值的体验学习出发 (3)对“多媒体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