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一、心理学的领域 心理学: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学问。 1 ) 人格及其发展 人格:个人的各种特征所组成的综合体。 2 ) 动机和自我 动机:指引和激发行为的内在动因。 自我:一个独特的、持久的同一身份的我。 自觉控制力:个人对自己和环境的控制能力。 3 ) 学习心理 现代心理学对学习心理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时的行为获得或经验改变的过程。 学习并不限于知识的习得,也包括感知经验、言语、记忆、动作技能、智慧技能等的获得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4 ) 教学与管理心得 教学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与对期望响应的结果。 5 )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主要包括个体和团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 6 ) 心理健康与辅导 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帮助心理困扰者减缓精神痛苦的过程称为心理辅导。 二、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总是为了揭示心理的事实、规律、机制和本性。 第二节 一、现代心理学的观点 1 ) 生物学的观点 以生物学的知识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所作的解释。 2 ) 行为的观点 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和改变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 3 ) 认知的观点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心理过程。 4 )精神分析的观点 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研究的精神分析的观点是由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佛洛依德提出的。 潜意识过程:个人没有觉知到的然而却影响着行为的那些冲动和欲望。 内隐记忆:人们并不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却能在特定任务的操作上表现出来。 5 ) 现象学的观点 集中于主观经验,即探求个人对各种事件的私人观点。 二、当代心理学的综合观 1 ) 心理现象的复杂性 个体的心理现象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例如包含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等。 ① 个体心理的多维度多层次性 心理过程:动态的,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情绪过程:个体对待他所认知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趋向目标追求时的意识活动。 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心理特征:稳态的,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人格特质:个体的认知、情绪、意志活动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