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信号处理类课程建设模式的改革与探究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信号处理类课程建设模式的改革与探究 摘要:该文以地方本科院校为基准,对以应用型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探讨了信号处理类课程的教学讨论与改革,提出了该类课程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综合性课程设计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最终形成理论付诸实践、实践印证理论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究 信号处理类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一门最大面广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多年来,该课程教学一直采纳黑板式或者多媒体式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多灌以相似的数学分析模式和抽象的概念,最终学生仅依靠做大量习题来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育,无法真正理解所学结果的实际应用。当然,这更违反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目的的初衷。因此,信号处理类课程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本文讨论了信号处理类课程的内涵,提出了该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对该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讨论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1.互动的理论实践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信号处理类课程是电子类、测控类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内容包括模拟和数字信号的采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分析方法、数字滤波等一系列的数学分析算法等内容。从理论层面来看,课程设计奥深的数学分析和算法理论,内容比较抽象且难懂;从应用层面来看,则要涉及如何把信号的处理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应用问题。 根据课程教学中加强教与学互动和学生主动实践的教学指导思想,把理论和实践应用的教学理论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提出理论教学一内容讨论一理论应用一动手实践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采纳启发式的教授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合理进行师生互动。同时应用实际的信号处理案例,在理论教学中进行专题式讨论教学。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二,协作学习和自主展示,合适的协作学习模式对学生完成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非常必要的。課程中安排多个专题讲座和实践课题,每个课题由3--5 名学生协作完成,学生会自由根据分工去查阅相关资料和信号处理技术及仪器的开发和应用。 第三,践行“老师式的学生”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依照课本知识为基点,授课老师从经验出发,在这种设计理念下,课堂教学只能根据预定的模式和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毫无生机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