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反思与前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反思与前瞻 摘要:历时十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拓展了原有的“双基目标”认识,增强了国家的课程管理和教材建设能力,丰富了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激发了广阔老师的课程意识,并且触及了老师教育领域的相关变革。今后。基础教育改革须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层面的变革。 关键词:课程改革;回顾;反思;前瞻 时间荏苒,肇始于 20XX 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过了近 10 年探究和实践,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XX-20XX 年)的出台,确有必要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阶段性的回顾与反思,以期积累富有成效的改革经验,找寻后续的进展动力。 一、课程改革的历程 此次课程改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第一 。前期准备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 1999 年正式启动,20XX 年 6 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 18 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课程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第二,全面启动阶段 。20XX 年 9 月起,在全国 27 个省的 38 个国家实验区(以县区为单位)开始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同时,围绕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的解读等诸多理论层面的问题,广阔的教育理论讨论者和课程改革策划者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老师培育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诸多理论和理念进行了有效的澄清和说明。为进一步推动实践层面的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思想观念和认识上厘清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第三,全面推广阶段 。20XX 年 9 月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已全面进入新课程,到 20XX年秋,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约 1.3 亿。截至目前,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学生已经全部使用了新课程。20XX 年 12 月 8 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讨论成果报告会暨颁奖仪式在浙江宁波进行。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颁奖仪式上对下阶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段加强教学讨论,深化课程改革提出三点意见:一要坚持讨论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二要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学讨论水平。三要坚持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讨论环境。大会还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XX-20XX)》进行了解读。这标志着以课程作为突破口的本次教育改革转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