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巧借“端午节”开展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巧借“端午节”开展爱国主义情感培育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学前教育情感教育讨论中的重要课题。在情感教育的理论讨论和教育实践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情感的关系做了简单讨论。通过“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在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阐述了目前学前教育中对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现状。阐述中,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实践活动,对“端午节”活动中的情感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幼儿园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提供了系统有效的教育实例,也为其他幼儿园的情感教育讨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环境渲染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节日,其中更包含了中华民族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尊崇。因此借以这个重要节日的契机,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合适的。在幼儿心灵中,播下热爱祖国的种子,萌发出爱国主义情感,使幼儿对祖国、对家乡具有初步的归属感。让幼儿在体验节日气氛的同时,萌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爱国主义教育与“端午节”民俗活动之间的联系 1.幼儿爱国主义情感培育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规定:“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到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3~6 岁的幼儿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个性品质和道德观念具有初步的萌芽,是人的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也是培育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因此,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必要的。但幼儿的思维无法理解爱国主义这样抽象的情感,如何结合传统节日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这是我们需要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3-6 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在社会性领域中指出,这一时期的幼儿应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会直接影响他对家庭、集体、家乡、祖国的亲疏度和接受度。因此,这个时期形成的道德品质、行为风格都能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为他将来的人生奠定基础。陈鹤琴先生在《怎样做人民的幼稚园老师》中提出,要把“五爱”国民公德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是否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关系着是否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活动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其中传承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端午節讲述屈原的故事,成为爱国主义情感培育的重要时机。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