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思想在我国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摘要。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我国选择了马克思X8226;韦伯的科层制作为政府实行的组织管理模式。但是,由于我国的科层制中存在法治理性和思维非理性并存、旧官僚体制中的人治观念根深蒂固、忽视非正式组织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科层制的发展面临困境。因此,采取调整政府职能、加强官员培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绩效考核机制、加强政府监督等措施对我国科层制的改革和重塑有重大作用。关键词:科层制政府管理政治体制改革一、韦伯科层制兴起的条件(一)现实因素在科层制的发展过程中,货币经济的兴起、大众教育的普及和资本主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是科层制兴起主要的现实因素。其中,货币经济的兴起为科层制的诞生奠定了需求基础;大众教育的普及为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提供了专业化的人才;资本主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为科层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实施平台。(二)理论因素一般认为,由威尔逊和古德诺创立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为科层制的基本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斯.韦伯对旧官僚制和前人的学说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系统化的理性科层制理论,开辟了行政管理发展史上的新时代,其显著的组织特征曾经作为公共管理的典范在西方政府间普遍流传和应用,奠定了现代政府组织结构的理论基础。二、韦伯的思想论述(一)韦伯对权力的分类韦伯将权力分成合理的法定权力、传统的权力和神授的权力三种。合理的法定权力是指正式任命的职务所具有的权力,这种权力的行使是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的,其权力的服从依据的是组织的等级制度。传统的权力是指由于先例和惯例而形成的权力,是建立在传统之上的权力。神授的权力是以个人崇拜为依据,是基于管理者的个人魅力而形成的权力。韦伯认为只有合理的法定权力才能成为科层制的权力基础,因为它第1页共6页以理性为原则,不受传统的束缚,也不带神秘色彩。(二)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所具有的特点1、明确的组织目标。组织目标是组织中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所要求的,组织人员的一切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组织目标。2、明确的分工。权责明确,职能化分工,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规定的权力和职责。3、权力体系。组织成员按等级制度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等级链,每一级的人员都必须接受来自上级的监督和管理,下级服从上级的领导。4、人员考评和教育。根据职务的要求,通过正式的培训,考核合格后选拔。5、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负责管理企业的一切活动,是组织内的管理者而非组织所有者。6、严格的遵守组织中的规则和纪律。管理者要带头遵守,避免感情用事,滥用职权。7、组织成员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只是职位关系,不受人情影响,公正不偏。三、我国选择科层制的原因(一)历史因素韦伯所提出的科层制与我国历史上长期实行的旧官僚体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我国古代旧官僚制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其政治体制和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旧官僚制所提倡的加强权力控制、健全地方管理机构、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与科层制所要求的权力法定、严格的等级制度等原则不谋而合。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百废待兴,旧时期遗留的官僚思想仍然在政府组织中普遍存在,实行科层制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助于国家政治体系的迅速确立,维持国家稳定。(二)现实因素19世纪中期以后,实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并没有进入孟德斯鸠所宣扬的理想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剧烈的社会动荡。韦伯所提出的科层制采用了理性官僚制的行政模式,对稳定政府和社会秩序,提高行政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科第2页共6页层制模式迅速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管理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从我国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情来看,我国当时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虽然我国通过“三大改造”在重工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我们与提出学习借鉴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改革后优秀的政府组织模式,来提高政府能力,实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建设工业化国家进程中,我们需要塑造理性的法律权威以消除行政领域中的人治色彩;我们需要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