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_第1页
1/6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_第2页
2/6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_第3页
3/6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的1. 基础知识: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2. 思想教育:①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大名、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为主体的改革力量,利用人民群众推翻幕府统治,而后新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逐步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轨道。②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3. 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重难点明治维新的内容、性质、意义及局限性。教具1. 放大《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图;悬挂于黑板。2. 按教材顺序充分利用其九处图画、引文、表格。板书一、倒幕前的日本1. 内因① 高居于人民之上的封建统治阶级:天皇、将军、大名、武士。② 以农民为主体的反抗斗争与起义。③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影响:一些大名、武士日益资产阶级化。2. 外因严重的民族危机:西方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矛盾。二、倒幕运动1. 资产阶级化的武士逐渐控制长州、萨摩等藩。2. 倒幕力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伏见、鸟羽战役。3. 幕府统治被推翻。三、明治维新1•内容①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 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③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发展教育。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 意义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4. 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很快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教法建议1. 这节课要抓住三个互为因果的问题,一是幕府统治的总危机,讲清内因、外因;一是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说明打倒幕府的简要经过;一是幕府倒台后明治维新政府的改革,阐明内容、性质、意义、局限性。2. 明治维新的局限性要适当交待。但这一问题因理论性较强,不宜对中学生进行详尽评述。3. 日本明治维新可同中国的戊成变法加以比较。尤其要点明,明治维新是倒幕派利用日本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从军事上打败幕府军,建立自己的新政府后实现的,所以成功了;戊戌维新是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不根本触动清朝反动统治的前提之下,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因而失败了。教学过程1.讲述新课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关于日本古代的历史,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192 年,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学生回答:幕府统治时期)。对,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是,统治日本长达 600 多年的封建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