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运用测井曲线预测压力以及超压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摘要随着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超压已成为当前石油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综合总结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对超压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超压与油气成藏条件关系,超压对油气成藏过程影响,以及超压对油气分布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最后对超压研究一些现状问题以及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小结。关键词超压油气成藏条件油气成藏过程油气分布0 引言随着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超压已成为当前石油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石油地质理论认为,地层超压的形成、发育、演化与油气藏关系密切,对油气藏各个成藏要素和过程都有显著影响(刘玉华,2011)。因此在进行以油气藏为核心的成藏机理研究时,就必须研究超压的重要影响作用。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已知有180 多个沉积盆地具有超压地层体系,占世界盆地的2/3,其中超压体系与油气分布有成因联系的约有160 个沉积盆地。在我国含油气盆地中,已发现 29 个地区具有超压,其中海域8 个,陆地 21 个。上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在四川盆地的超压层中寻找天然气,总结了一些超压与油气的经验关系。70 年代以后再东部陆地与海上许多含油气盆地中接连不断地发现超压层,以及许多与超压有关的油气田。沉积盆地中超压研究已经成为盆地分析与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油气资源勘探与远景预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超压分布特征:1.超压区的形成常与烃类生成有关; 2.超压区纵向分布范围很大, 多分布于中深层(3000m以下),在我国从石炭系至新近系均有分布,以新生代为主;3.超压体系赋存于各种地质环境中,如我国东部的伸展盆地、转换—— 伸展盆地以及西部挤压型前陆盆地各部位,盆地类型不同,超压成因不同,埋藏深度各异但对油气都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4.超压区的地热梯度通常较高; 5.超压是流体滞留引起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控制其存在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渗透率及孔隙的可压缩性。前人已对其定义、成因类型、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做过极为详细的分析,因为超压不仅在油气生成、储层储集物性、超压封盖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为烃类的运移提供了动力。我们都知道,流体势定义为位能、动能与压能的加和,压能作为了流体势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开的部分,而如果盆地存在超压,必然会影响其流体势能场,对储层孔隙流体的分布与重排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超压体系与相邻砂岩层的压差促使超压体系向外排烃运聚。因此,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