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当代中国广告的审美西化现象及对策当代中国广告的审美西化现象及对策 广告,对于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就像空气、水一样无处不在,传播着各种商品和服务信息,沟通着企业和消费者。但是充满西方审美元素的画面在中国当代广告上的曝光频繁,暴露出中国人的审美西化倾向。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大视野下,需要对这个现象进一步分析。 当代中国广告审美的提出 美学界通常认为,中国当代美学是在西方美学思想西学东渐和传播冲击下产生和进展的,是中国本土审美文化与西方文化沟通、碰撞的产物。 (一)西方现当代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和进展趋势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者们介绍了西方文学艺术的悲剧精神和写实主义方法。后来者以此为标准来批判、否定中国的戏剧、文学、小说、绘画四大艺术形式以及中国的大团圆精神的审美方式。20 世纪 50 年代,学术界开始照搬苏联美学和文艺理论。90 年代,中国人开始反省由于照搬照抄苏联理论,陷入西方后现代主义窠臼,忽略了中国人自己的价值思考和美学制造。在新的世纪,中国人依旧面临着西方美学理论的中国化以及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审美自信的问题。 (二)当代中国广告审美的实践 人类实践诞生了美,审美自身也是一种人类实践,审美实践是人类欲望化的内心世界外在化的合理表现。广告审美的取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理想,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审美的良好注脚。在当今大众传媒时代,审美实践活动媒介化,各种有关美的观念被强势的传媒所控制。媒介化的结果就是美的视觉化,收视率、产品销量和人们的口碑等数字化、经济化的东西成为审美实践评价的重要标准。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媒介,在商业的冲动之下裹挟着各种审美观念,向人们传达着金钱诉求。 中国当代广告实践中的审美西化现象分析 “我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摩天大楼里办公,把楼房称为‘洋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房’?为什么把这些公寓称作‘罗马花园’或‘巴黎风情’?为什么要在公寓外的草坪上竖起仿制的西方裸女的雕塑?”这是陈丹青在《退步集》中的一段话,对中国房地产广告中的西化现象进行了揭示,引发我们对于中国广告审美标准的质疑。 (一)西化元素在当下中国广告传播中的表现形式 1.西方字符元素的使用 中国当代广告中最为常见的西化元素是字符。如就品牌标签而言,广告主倾 向 以 中 英 文 结 合 命 名 , 如 联 想 的 “ Lenovo” , 中 国 联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