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批判的感受力与推断力批判的感受力与推断力 时间:20XX 年 11 月 3 日下午 地点: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行政楼 257 会议室 主办单位:中国现代文学馆、《南方文坛》、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与会者:青年批判家以及广西师大师生、桂林市作家及媒体 主持人:张燕玲 邵燕君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凝聚批判新力量,互启文学新思想。“今日批判家”论坛的宗旨已经延续三届了,大家都知道,《南方文坛》“今日批判家”栏目坚持到今日已经推介近 80 位批判家了,每年六期,一期一位,论坛源于此栏目。今日是第三届“今日批判家”论坛,论题是“批判的感受力与推断力”。今日文艺批判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在看稿也常常遇到的,就是从概念到概念,从作品到作品的批判文本内循环的现象,评论远离作品,陷于符号之中。尤其一些年轻作者的文章浮于表面,未能深化作品也难以切入作品,缺乏感性认知等等。上月中旬在北京评审重点扶持作品,敬泽书记、吴馆长、李洱和我讨论本届论题,我说我和杨庆祥讨论提出“批判的感受力”怎样?他们都很赞成。敬泽还提出要加上“推断力”,不少年轻人文章写得美轮美奂的,而评的作品却很差。我觉得他的说法一针见血。如此论题,就是想如何强化一个观念——强调感性在认识论里的地位和价值,强调批判的有效性。大家都知道做文艺必须要有好的感受力,对事物对作品有迅速的理解或说有悟性,才可能有好的推断。也许这个话题不合适,也许有不同的意见,我们暂且列出来,供大家批判哈。下面请吴馆长一十二位特聘讨论员的导师给我们致开班辞。 吴义勤(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刚才张老师已经做了开班辞,其实这些年《南方文坛》对青年批判家的扶持一直是卓有成效的,今日我们这些批判界的中青年批判家,大部分都是从《南方文坛》走出来的。原来《南方文坛》是跟敬泽、跟《人民文学》做青年作家批判家论坛。 张燕玲:插一句,报告大家:刚才战军主编跟我提出明年我们要重续做青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年作家批判家论坛,重续每年评选年度青年批判家、年度青年作家。 吴义勤:对,这个年度青年论坛很有影响,这些年中国作协也特别强调青年批判家培育问题,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馆。因此从前年始我们和《南方文坛》、上海作协做了两届以 70 后为主体的“今日批判家”论坛,今年是第三届。去年开始,中国作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又搞了客座讨论员制度,客座讨论员原来不只是对青年批判家的,但是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