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探寻多媒体课堂情境设计的有效性探寻多媒体课堂情境设计的有效性 案例一: 那天,我去听一堂艺术课《来自草原的故事》。课上,老师为学生引入了马头琴的故事,随着老师的点击,大屏幕上出现了多媒体精彩的画面,把整个故事利用多媒体制作成动画的形式,再配上音乐播放,整个故事犹如动画片一般,可视性特别强,学生看得津津有味。 很巧的是下面一堂课也是同样的内容,老师同样也为学生引入了马头琴的故事。只见老师轻轻地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一段优美的音乐缓缓地流淌而出,老师亲自为孩子们描绘了漂亮的大草原,讲起了苏和和他的小白马的故事。随着音乐的轻重急缓,高低起伏,老师的讲述时而让学生的眼前出现苏和和小白马愉快的生活,时而又把孩子们带入竞赛激烈的场面,一会儿他们眼前仿佛出现了王爷凶恶的嘴脸,又仿佛看到了苏和含泪用小白马的筋骨做琴的情景。随着马头琴那圆润、浑厚的琴声的渐渐远去,孩子们的眼中闪耀着晶莹的泪花,依旧陶醉在老师带来的故事之中…… 思考一:合理使用多媒体,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音乐语言是由音乐要素构成的某种特别声响,并依靠这些特别声响产生的信号激发人的想象力。比如,音乐童话《龟兔赛跑》的序奏是一幅非常优美、充满活力的早晨风景画:双簧管在弓弦乐器的震音背景上奏出优美的主题,长笛模拟着小鸟的鸣叫,使人自然联想到大森林的黎明和宁静优美的湖面;随着音乐力度的增强,旋律上行,使人联想到早晨太阳冉冉升起的景色,甚至小动物们开始苏醒,活跃起来…… 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老师用多媒体在音乐响起的同时就播放出这些漂亮的画面。学生的视觉作用充分地发挥了,兴趣调动起来了,但他们的听觉、联想却被忽视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能力大打了折扣,他们的视野范围缩小了,想象的空间缩小了。在他们的眼里、脑海里就只有树林、小河、阳光、小鸟这些具体的景色。其实音乐是由特定的音响使人产生丰富而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动的联想,是不能像造型艺术那样直接再现的。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老师应该依据音乐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合理使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想象的天地,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用想象的翅膀放飞音乐的灵性。 思考二:合理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化 有的老师使用多媒体,只关注了一个“多”字,非得动画、录像齐上阵才心满意足,而忽视了“媒体”这个关键词。事实上,媒体的选择,要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选择记录和储存教学信息的合适载体来介入媒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