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化论的根源是-论我国信用缺失的产权根源

教化论的根源是-论我国信用缺失的产权根源_第1页
1/5
教化论的根源是-论我国信用缺失的产权根源_第2页
2/5
教化论的根源是-论我国信用缺失的产权根源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化论的根源是 论我国信用缺失的产权根源摘要:信用缺失增加了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信用的本质是一种产权关系,信用缺失根源在于产权缺失。进一步理顺企业、银行与政府的产权关系,加大对私人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起清楚合理、长期稳定的产权制度体系,是解决信用缺失问题的根本措施和必由之路。 关键词:信用缺失,产权缺失,产权制度体系 信用缺失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当中所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人们饱受信用缺失之苦并呼唤着诚信的回归。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一个缺乏信用的市场经济必定如我们当前社会一样,机会主义盛行,损人利己现象泛滥,信用危机恶性蔓延,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下降。美国学者福山曾将中国与韩国、意大利并列为“低信用度”国家,并认为此种状态无法孕育出大型的民间企业。 严重的信用缺失极大地增加了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 ,导致我国经济的巨大损失。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 1800 亿元,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 55 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 2024 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 2024 亿元,这几项合计每年是 5855 亿元。据统计,近年来合同交易只占整个经济交易量的 30%,合同履约率只有 50%左右。此外,企业拖欠银行贷款大幅度增加,“欠债不还有理,欠债不还有利”成为债务人的理性预期。由于企业大量拖欠银行贷款不还,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通过不承担财产责任的“破产”来强行废除银行债务,导致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大幅上升,亏损急剧增加,从而积累起严重的潜在金融风险,我国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秩序有濒临瓦解的危险。 对于当前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我们可以从道德、经济或者法律这三个层面来认识和分析。但是,无论我们把信用问题看做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它们终归只是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上讨论,而决定这些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是经济基础。只有基于经济层面的认识和分析才是最深刻的,因此要寻找信用缺失的根源就必须从信用赖以存在和进展的经济基础中去发掘。我们知道经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而生产关系中最核心的东西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财产关系,是构筑整个社会基础的产权制度体系。因此,一个社会的产权制度体系是该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体现,从产权的角度来认识和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化论的根源是-论我国信用缺失的产权根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