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西兰学习故事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新西兰学习故事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摘 要: 作为一种新型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新西兰的学习故事在学前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本文介绍了学习故事的内涵,包括其概念、依据、评价内容及方式等,并简要阐述了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新西兰 学习故事 学前教育 一、学习故事的内涵 学习故事(Learning Story)在 20XX 年由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教授玛格丽特·卡尔(Margaret Carr)提出,它是以情景学习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为基础,以新西兰课程改革及对传统“清单式”评价的批判与反思为背景而形成的一套新型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 学习故事没有严格定义,一般而言,是指在日常环境中对儿童行为的一种结构性的叙述观察,通过连续记录儿童在真实活动或情景中的行为展示儿童的学习,包括儿童所在的周围环境的背景信息,也包括儿童不断累积的照片或者是一些小插图,并采纳质的和解释性的方法对儿童的学习进行整体和全面的评价,以呈现儿童学习的完整和连续的画面,保持学习的复杂性,促进儿童的学习。学习故事记录的是儿童“学习与幸福成长的故事”,目的是通过抓住儿童学习过程中那些让人惊喜的“哇”时刻描绘儿童作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这一形象。 (一)学习故事是一套由明确价值观引领的学习评价体系。 引领学习故事的核心教育价值观来自《Te Whariki:新西兰早期教育课程框架》(以下简称《新西兰早期教育课程框架》),这不是一套对具体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和规定的课程,而是一套需要各幼教机构自主建构课程的课程框架。新西兰幼教机构种类繁多,有全日制托幼中心、为 3-5 岁儿童服务的幼儿园、由家长主导的社区型游戏中心、毛利语幼教中心、家庭式幼教机构、远程函授学校等。没有一套规定了具体内容的课程可以满足这么多类型不同的幼教机构的需要,因此该课程框架期待的是每个幼教机构都能制造出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符合当地社会文化特点的课程。 1.《新西兰早期教育课程框架》的儿童观 “此课程基于以下理想:儿童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追求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知道他们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在对儿童进行评价时,要让儿童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这就要求儿童学习评价的切入点从“找不足、找差距”转变成“发现优点、发现能做的和发现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