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有效提问:“课堂革命”的一个突破口有效提问:“课堂革命”的一个突破口 詹建宏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推行,教学模式由“知识本位”逐渐向“学生本位”转变,在此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革命”势在必行,以适应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有效提问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方式,同时也是“课堂革命”的突破口,对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语文品行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有效提问 课堂革命 初中语文 在“课堂革命”的浪潮下,语文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传统的单一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教育进展的需求,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渗透核心素养思想,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构建有序的课堂思考氛围,有助于启发学生的语文思维,同时在问答过程中对学生给予认可和肯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双向互动中达到知识传播和品行塑造的目的,体现语文课堂改革的本质要求。 一、互助提问,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教学不单是传播知识的行为,更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即教学本身具备“教化功能”,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行和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遵循“课堂革命”的要求,优化课堂提问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互助提问的方式,培育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在深化知识理解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以《论语》章节内容为例,文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内容体现知识学习和互助学习的重要性、愉悦性,学习者通过互相质疑、辩论,进行观点和思想的碰撞,从而实现知识的沟通、整合和升华。这对语文课堂提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相提问,比如关于《论语》的创作背景,重点字词句的翻译以及核心思想等,一部分学生负责问题设置,另一部分学生作答,并轮流交换角色,实现全员参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加互助提问。通过组织学生互助学习、互助提问,能促进知识沟通和思维发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互助能力和协作意识,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实现德育和智育的有效统一。 二、启发重点,局部与全面的统一 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未进展成熟,对问题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对语文老师而言,在课堂提问中应当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逻辑,做到由浅入深、层层剥笋,结合教学计划,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