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本是同根生,功效各不同:本是同根生功效各不同本是同根生,功效各不同:本是同根生功效各不同 在浩繁的中药品种里,虽有些药物生长在同一植物上,但由于药用部位不同,所以功效各异,它们之间不能互相代替,使用时都要加以区别。 麻黄与麻黄根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麻黄的草质茎,性温,味辛苦,具有发汗、平喘、利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痛苦等症。还可用于咳嗽气喘、小便不利、风疹瘙痒等,为发表第一药。而麻黄根用其根入药,性平,味甘微苦,为敛汗固表效药。《纲目》载:“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常用于治疗体虚自汗、盗汗。 枸杞子与地骨皮 枸杞子又名枸杞果、血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是药食两用的滋补佳品,与人参、何首乌并称为益寿中草药之三宝。其性平和,味甘甜,入肝肾二经,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养血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昏目眩、目昏多泪、腰膝酸软、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症。《本草经疏》载:“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地骨皮为枸杞的根皮,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虚劳潮热盗汗、吐血、衄血、高血压等症。《纲目》曰:“枸杞子甘平而润,性滋而补,不能退热,止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根乃地骨,甘淡而寒,下焦肝肾虚热者宜之。” 何首乌与夜交藤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性微温,味苦甘涩,常用炙首乌以补肝益肾、养血祛风,可以治疗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酸软、遗精崩带等症。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本草正义》载:“何首乌,专入肝肾,补养真阴,能填益精气,具有阴阳平秘作用。”生用有轻泻功效,可润肠通便。夜交藤为何首乌的藤茎,性平,味甘苦,具有养心安神、通络祛风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等症。《本草正义》言其“以治夜少安寐,盖取其能引阳入阴耳”。 大腹皮与槟榔 大腹皮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皮,又称槟榔衣,性微温,味辛,具有下气宽中、利水消肿的功效。《本草汇言》载:“大腹皮,宽中利气之捷药也。主一切冷热之气上攻心腹,消上下水肿之气四体虚浮,下大肠壅滞之气二便不利,开关格痰饮之气堵塞不通,能疏通下泄,为畅达脏腑之剂。”著名的《和剂局方》“五皮饮”就有此药。槟榔为成熟的种子,性温,味苦辛,具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的功效,多用于“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 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