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构建有序高效的县域师训运行机制构建有序高效的县域师训运行机制 【内容提要】 健全有效的中小幼老师全员培训的运行机制是实现县域师训高质量的关键所在。宁海县探究的“县为中心,区域补充,基地延伸,导师负责,镇乡联动,校本落实,个体自炼”县域师训运行机制,有助于全面提升中小学老师素养,促进老师专业化进展。 【关键词】 县域师训 运行机制 构建 【作者简介】 娄亚文,浙江省宁海县老师进修学校校长,中国陶研会、浙江省宁波市陶研会常务理事,高级老师,致力于中小幼老师专业进展理论和陶行知人格魅力及其教育思想的讨论与实践;潘聪绒,浙江省宁海县老师进修学校党政办公室副主任,硕士讨论生,中专讲师,致力于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讨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XX-5103(20XX)11-0024-03 促进老师专业化进展,全面提升中小学老师素养是当今教育培训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从县域在我国行政管理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它面临着更加直接、大量的师训重任,而健全有效的中小幼老师全员培训运行机制是实现县域师训高质量的关键所在。宁海县通过多年不懈的实践与探究,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师训管理体系,共创培训服务范式,逐步构建了有序高效的县域师训运行机制,也逐步打造了具有宁海特色的老师教育品牌。 一、背景意义 在加快县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老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是关键,因为教育大计老师为本。作为肩负全县近 6000 名中小幼老师继续教育重任的县级老师培训机构,要使其工作职能取得最佳的成效,必须首先在认清形势的前提下,深刻领悟构建县域师训高效运行机制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1. 贯彻落实省老师培训制度改革精神的需要 20XX 年 12 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文件《浙江省中小学老师专业进展培训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若干规定(试行)》(浙老师〔20XX〕175 号),对全省“十二五”期间的老师培训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在培训学时上由原来的每位老师五年总学时 240 学时增加到至少 360 学时,且要求所有中小学老师在周期内必须参加一次不少于 90 学时的集中培训。而且,所有培训均采纳项目制,以充分体现培训的自主性、开放性。这就要求县一级师训机构必须更好地整合培训资源,更加科学有序地组织培训工作。 2. 加强省级示范性老师培训机构建设的需要 宁海县老师进修学校于 20XX 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老师培训机构。虽然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