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林纾古文教育思想及其影响探析

林纾古文教育思想及其影响探析_第1页
1/4
林纾古文教育思想及其影响探析_第2页
2/4
林纾古文教育思想及其影响探析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林纾古文教育思想及其影响探析林纾古文教育思想及其影响探析 康燕昕 摘要:林纾以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他的很多翻译作品都曾在文坛上引起广泛关注。后人讨论林纾亦多从其翻译作品出发。而林纾古文教育大家的身份却常被翻译家的身份所掩盖,殊不知他所创作的《闽中新乐府》和《中学国文读本》在我国悠久的教育史上有着非同凡响的作用和意义。本文试图对林纾选编的《中学国文读本》进行分析,从而来揭示他的古文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关键词:林纾;《中学国文读本》;教育思想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中国,林纾的小说翻译、诗文创作、古文评点与教育活动都产生过深刻影响。世人多推崇“林译小说”,但是一生从事文学的林纾本人却认为古文才是他在文学道路上最为重要的东西。他自幼年起即嗜书如命,青年时期已阅尽书籍不计其数,不惑之年的林纾更加重视研读经典古文,古文素养醇厚。被誉为桐城派末代宗师的吴汝沦曾经赞扬林纾的古文“能抑揭掩蔽!能伏其光气者”(《赠马通伯先生序》),钱基博也论及“当清之季,士大夫言文章者,必以纾为师法”。[1]林纾曾因新文化运动中不合时宜的言行被冠以“桐城谬种”,而实则他为挽救古文行将没落的命运殚精竭虑。《中学国文读本》即是清末民初时期提倡新学制和古文地位受到西学威胁双重背景下的产物,体现了一名文化保守主义者的精神立场。在它诞生一百年后——世界已然成为地球村的今日,它不仅有满溢其间的民族文化自信力,更在如何葆有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精神的层面给予我们丰富的启迪。 林纾一生中的前五十年主要生活在福建,在这段时期,他的主要代表作品为译著《巴黎茶花女遗事》和新乐府诗集《闽中新乐府》。前者是林纾翻译的第一部小说,这部以“古文”为载体翻译的小说端庄优雅、通俗流畅,非常适合时人的阅读习惯,不久即名扬海内外。后者是林纾有感于“欧西之兴,亦多以歌诀感人者”,仿照白居易讽喻新乐府创作的歌谣体儿童训蒙读物,印行时间上要早于前者。此书凝聚着以作者林纾为代表的福建近代知识分子群体改革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儿童教育的良苦用心,展现了 19 世纪末的维新派思想在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上的策略与影响。1901 年,林纾举家搬往北京,在这里,他先是受任于金台书院做讲席,后又任五城学堂总教习,讲授修身、国文等课程。[2]同时“二十六年村学究”的教育经验和作为中国最后的古文家的文化使命感督促着他长期关注国文教科书的编纂与改革。直到 19...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林纾古文教育思想及其影响探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