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榆中县青城小调的初步调查榆中县青城小调的初步调查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流行于甘肃省榆中县的地方小曲——青城小调的历史、演出形式、乐队组织、演出内容以及现状作了初步的介绍。 [关键词]青城小调 进展历史 演出形式 20XX 年 5 月 3 日,笔者对流行于甘肃省榆中县青城镇地方小曲“西厢调”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历时三天,主要考察了西厢调的历史、演出形式、乐队组织、演出内容以及现状。 榆中县青城镇位于榆中县最北端,黄河南岸,距兰州 90 公里、白银 25 公里;总面积 137 平方公里,所辖 14 个村 71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2.26 万,总耕地面积 1.44 万亩,人均耕地 0.64 亩。青城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狭长地带,属典型的黄河谷地;这里平均海拔 1450 米,年平均气温 10.2℃,年降雨量 300毫米,无霜期 190 天。是古丝绸路上的重镇。 青城在明清时称“条城”,曾有人口 10 万余人,为一大商贸重镇,山陕商贾云集,是西北商贸集散地。青城是黄河河湾中的一块绿洲,先民主要是明肃王时随部队移居的山东、陕西、山西和江南军士和商旅。文化教育发达,考取过 10 名进士、1 名翰林。至今保留较好的达官和富商豪宅有 54 处,有 200-340 年的历史。青城古民居一条街保留有古典式四合院、三合院、条型院落等多种类型的古民居,风格各异,多有四垂花大门、门当、户对(石鼓)、砖雕装饰和影壁。它是兰州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民间艺术之乡。 西厢调,又称青城小调,是青城镇流传最早的表演艺术之一。在北宋仁宗年间,由于漕运发达,外地的一些传统曲目不断传人青城。清光绪年间张小霞等地方艺人又编创了“西厢调”小曲,逐渐流传开来,并完善进展,成为本土特色的地方小曲而久唱不衰。该小调共创作唱腔 24 个,剧本 27 折,当时用该调排演了八折《西厢记》,故将该剧定名为《西厢调》。西厢曲调有越调、洛江岸、风筝调、三朵花、渐渐高、甘凉调等,《西厢调》小曲只有在青城地区流传,该调音乐唱腔优美动听、曲折委婉,情真韵雅,剧情简单,出场人物少,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容易排练,老幼皆爱听。 我们正为如何能快速的找到我们此行的终极目标“西厢小调”而寻觅时,忽然听到断断续续的音乐声,凭着直觉和对音乐的敏感度,我们预感到:这种音乐很可能就是我们要寻找的西厢小调。循声而去,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前,由八人组成的文武乐队分成两排,面对面一字排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