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 安 溪 梧 桐 中学心理咨询中心编 2 目 录 第一章 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第二章 预防中学生网恋 第三章 正确引导男女同学关系预防早恋现象 第四章 正确对待和解决同学间的矛盾 第五章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冲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第六章 亲子冲突的原因与对策 第七章 缓解学习压力,采用科学学习方法 第八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九章 考前心理及应试技巧指导 第十章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3 第一章 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一、什么是自卑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不定而生产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序,影响到学校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才归之为心理疾病,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有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 缩、瞻前顾后等。 二、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人之所以会产生自卑心理,绝大部分是由于儿童时代所受到的创伤引发的。成年时代产生自卑也大有人在,但是儿童时代所受创伤造成的自卑感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克服起来也最不容易。如父母或其他成人经常打骂训斥孩子、数落孩子的缺点等,这些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影响其健康发展的阴影。 但是,自卑心理在儿童身上并不十分明显,而在青少年当中却相当普遍。这是因为,进入青春期以后,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得很快,青少年开始独立地观察、分析社会,用自己的观点评价他人,也极其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关心“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青少年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用挑剔的眼光寻求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将其夸大。每个人都在自己心目中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完美的自我形象,越是希望向“他”靠拢,越是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于是暗自滋生不满、失望和悲观。同时,如果儿童时代曾有过创伤,这时会愈加强烈的浮现出来,一并合成而加剧了自卑。 1 、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心理上的消极的自暗示。即“我不行”。正如哲学家斯宾诺莎所说:“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自己看不起自己。 其表现在“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往往是现实交往受挫,产生消极反应的结果。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常可能遇到不能克服的障碍,导致交往挫折感的发生。如失恋,常常就会引起失恋者较长的时间的不良情绪反应。对待这种爱情挫折,有自卑倾向的人会难以忍受,把失败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