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学生的我们,每个人同样有着自己的烦恼。学习、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常常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心理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2.情绪健康(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3.意志健全(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4.行为协调 (行为协调 是指 人的思 想 与行为统 一协调 ,行为反 应 的水 平 与刺 激 程 度 相互 协调 。心理健康的人行为有条不紊 ,做 事 情按 部 就 班 ,行为反 应 与刺 激 的程 度 和性质 相配 。而 心理不健康的在 行为上 表 现前 后 矛 盾 ,思 维 混 乱 ,语言 支 离 破 碎 ,做 事 有头 无 尾 ,行为反 应 变 化 无 常,为一点 小 事 可以大发 脾 气 ,或是对强烈 的刺 激 反 应 淡 漠 ,思 想 与行为不相协调 。) 5.人间 关系 适 应 (其 表 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 广 泛 的人际 关系 ,又有知己的朋 友 ; 二 是在 交往中保持独 立 而 完 整 的人格 ,有自知之 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6.反应适度(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1.乐于学习。 2.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 3.情绪基本稳定,心情轻松愉快。 4.意志健全,树立自信。 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 1.注意异常。常见的有注意增强,如过分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过分注意自身健康、产生各种不必要的想法等,从而导致出现神经性强迫症,做任何事总是担心做不好,不断地 重复 检 查 再 ...